在皖南东至小城的东部,有个古老的小镇,这里林壑优美,水源丰沛,据说,远在东晋时代,文学家葛洪曾来这里的山上练过长生不老丹,和淮南王刘安一样,老人家仙丹没练成,却无意间成就了一种美食。葛公离去时,人们为了挽留他,把这座山称为留山,这座小镇便称为葛公镇。葛公乘鹤归去,从此仙踪难觅,但美食豆腐却一直流传下来,坊间灶上,人们举炊调羹,有了它的加入,繁琐又寻常的日子,被调配得丰腴温润山高水长。
葛公豆腐,软而不散,鲜美的汁水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孔,咬一口,汁水盈口,弹性十足,软滑又细腻,让人齿颊留香。葛公豆腐的独特风味,源于优质的食材。皖南山里,土地肥沃,雨量充足,黄豆是这里的重要农作物之一,当地河谷坡地出产的黄豆尤其好,豆腐要味道好,还要有好水,用山泉做出的豆腐,味道自然非同一般。正宗的葛公豆腐,不是通常豆腐那样的苍白,偏重于乳白色,带着一种古朴的微黄,闻起来有种特别的香味。
葛公豆腐好吃又营养,但做起来很辛苦。从头天下午开始,就开始浸豆子了,经过清洗、磨浆、煮浆、细滤的等好几道工序,再点浆,上板,压榨,费时又费力。留山下的葛公村里,家家都会做豆腐。当地人有种说法:可以三日无肉,不可一日无豆!山里人家的婚丧嫁娶,宴席上断断是少不了豆腐的。这里还一直保留着做豆腐过年的习俗,腊月年关,村子的古井边总是人影不绝,豆腐坊里总是笑语喧天,做好的豆腐用清水养在木桶里,可以吃到正月尾。小镇上流动的豆腐车随处可见,除了主打的水豆腐外,还有豆腐脑、豆浆、五香茶干、豆腐泡等等。镇上现在有豆腐坊七八家,要供应临近县市几十家菜市,一大早就有货车在排队,周边城市的居民,不出远门就可以吃到葛公豆腐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