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和羊肉板面-阜阳

       太和板面,即太和羊肉板面,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。由于它起源于太和县,加之又是在铁板上摔打而成,故它的这个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变过。太和县不大,但却以制作各种小吃而让人们熟知,你说怪不怪?
       时至深冬,安徽已是寒气袭人。若于此时邀几位好友至交相拥走进板面馆,一碗面,一碟菜,一壶浊酒,喜应相逢,草草杯盘共笑语,昏昏灯光话人生,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吧。然而令人叹息的是,此时此刻,我却独在异乡,靠着回忆这种小吃聊以自慰。
       羊肉板面的制作包括三道程序,味汤制作、面皮制作和板面制作。
味汤的制作:
       味汤是板面制作成败的关键,也是羊肉板面风味体现的基础。
料1:羊肉5000克、大葱150克、老姜250克、干红椒750克、精盐150克、黄酒250克、味精200克、羊油2500克、色拉油1500克、冰糖、酱油各少许
料2:八角700克、花椒30克、丁香15克、桂皮15克、草果50克、毛桃30克、香叶20克、香砂40克、白蔻30克、红扣20克、良姜15克、砂仁30克、孜然100克、青皮20克、陈皮15克、甘草15克​、肉扣40克、白芷15克、小茴香30克、山楂豆20克
、豆蔻15克、木香15克.
       选上等羊油放入锅内,加入料2中的香料,细火慢熬约30分钟,等香料充分出味后,用漏勺捞出。
       锅内继续低油温加热,投入干红椒,使其炸出香味,待油色逐渐转黑时,再把已经切好的3厘米见方的羊肉块放进去,改用细火熬煮约30分钟,最后调入精盐、黄酒、味精、冰糖等即成味汤。味汤制好后,还要再往锅里添少量开水。

面坯的制作:
       用上等的面粉和冷水调成面团,并用少许的盐和碱扎面两次,待用。玉米淀粉用布袋装好,把和好的面团切成约8厘米长、2厘米宽的长方形块,然后用玉米淀粉拍打,最后放在铁板上并用湿布覆盖,待用。

板面的制作:
       逐一取制好的面皮,用面杖擀压成片,取10~12个面片放手上,在铁板上用力平摔,待其摔长以后丢入沸水锅内,待水重沸后,再放入已备好的小白菜。用漏勺去将已经煮熟的面和菜捞出,然后放入黄色铁瓷碗内,浇一份制好的味汤料即可"。
  • 美食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