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到乐昌不得不试的还有禾花鱼。禾花鱼养殖在稻田,吃的是落下的稻穗,所以鱼肉本身还有一股淡淡的禾花香味。鱼肉质细嫩,骨软没有腥味,配上清甜芋荷,整锅鱼汤金黄璀璨、鲜香四溢,口感上提味生津,让人百吃不厌。
禾花鱼,又称禾花鲤,为鲤科温水性小型鱼类,长期放养在稻田内,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,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。禾花鱼食性杂、生长快、繁殖能力强,个体较小,一般体重在50-250克体型粗壮,全身略带紫色(乌褐),背部黑色,色彩亮丽,其肉质细腻,刺少肉多,骨软无腥味,味道鲜美,蛋白质含量高,黄焖、清煮、煎、蒸都好吃,尤以瓦罐煨煮其味最佳。
禾花鱼起源于我国两千多年前汉朝“稻鱼共生、合为一体”的传统农耕文化,后在我国的南方山区一带稻田养殖广为相传,广西桂林分布相对较大,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品种。相传,相传,清乾隆年间,乾隆皇帝巡游江南,到了桂林府,席间,乾隆觉得酒醇菜美,异常新鲜,尤其对盘中的禾花鱼特别感兴趣,便问左右:“这是什么鱼?这样肥嫩可口,无腥无腻”府台回答“这是禾花鱼,就是田鲤鱼,百姓把鲤鱼放在稻田里喂养,当稻子抽穗扬花时,鱼儿特别爱吃飘落在水上的禾花,食后长得又肥又嫩,故无腥味。”乾隆听后龙颜大悦,道:“禾花鱼肉嫩鲜美,武昌之鱼未能及也!”从此,禾花鱼被列为贡品,身价倍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