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奶制品-那曲

       走进藏北,眼前连绵不断的群山和一片片草原,藏北人民在这片草原上所创造的种种生命奇迹,都离不开奶制品对牧民们的贡献。
       西藏奶制品随处可见,但在藏北,“拉拉”和“褪”,应该属于藏北奶制品的标签食品。
     “拉拉”,是藏北独具特色的一种高品质乳制品,它可以给牧民提供极高的营养。“拉拉”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却也纯粹。把牛奶煮开后放凉,加入少许酪浆发酵成块状物后,将其拉成条状物晒干。
       在那曲地区,聂荣县牧民制作的“拉拉”,在一年一度盛大的畜产品交易会上,都会成为当地牧民炙手可热的产品。每年三天的交易会,前两天就会把聂荣县的“拉拉”抢购一空。
       聂荣县的“拉拉”为何这么-?当地牧民告诉记者,除了天然的优质草场外,他们制作“拉拉”用的是未经提炼的酥油。而劣质的“拉拉”,则是用提炼后的酥油制作,其特点是油脂少,坚硬如石。
     “拉拉”一般用作招待客人,也是藏北逢年过节时的主要食品之一,它一般和“褪”一起出现在牧民家中的茶桌上,牧民给客人倒碗香甜可口的酥油茶后,把“拉拉”掰成几条泡在客人的茶碗里,浸透后食用。
       说到“褪”,是记者不得不介绍的一种奶制品了。“褪”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奶制品,不但利于保存,而且具有精美的工艺,也是逢年过年招待客人的食物之一,还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。
     “褪”的制作工艺特别复杂。首先要备好细沙般的上等奶渣2斤、酥油1斤、白砂糖半斤、削成薄片的藏红糖3两,将上述材料放置在盆里搅拌均匀后,制成四方形。近几年,在许多牧民家中,他们都开始用模板,将“褪”做出后,在上面添加含有各种食用色素的酥油点缀成各种精美图案。
       在藏北,比较常见的图案有:万字符号、日月、变形篆体寿字、八宝图、简化太极图、吉祥结、藏文吉祥如意等。
       在那曲地区班戈县一带,有些地方的“褪”更具有地方特色,在“褪”的上面加上一寸厚的人参果面粉搅拌,仿佛在“褪”的上面加了一层巧克力,最后上面再用酥油点缀出各种图案。
       在那曲申扎县会在“褪”的上面加上一寸厚的人参果面粉搅拌酥油后,再加上一寸厚的熟豌豆面搅拌,上面再用酥油点缀出各种图案。
     
  • 美食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